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位于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是一所具有鲜明工程特色和鲜明上海特点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围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发展历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78年,原名上海纺织工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为我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学科特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工程学科为特色,涵盖纺织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领域。学校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1. 纺织工程: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纺织工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2.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科以汽车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为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3.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研究方向为特色,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4.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为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子信息领域人才。

三、人才培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1. 实践教学: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2. 国际交流:学校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学生可通过交换生项目、短期访学等方式,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竞争力。

3. 科研创新: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奖众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