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自建校以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格物、致知”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历史沿革
1. 建校初期(1949-1952)
1949年,我国解放战争胜利后,为培养煤炭工业人才,辽宁省人民政府决定在葫芦岛市创办一所煤炭工业学校。1952年,学校更名为辽宁煤炭工业学校。
2. 发展壮大(1952-1985)
1952年至1985年,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煤炭、矿业、机械、电子、化工等多学科的高等院校。期间,学校更名为辽宁煤炭工业学院。
3. 转型升级(1985-至今)
1985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此后,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二、学科建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学科评估中,学校多个学科排名全国前列。
三、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四、科研成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学校设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千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百余项。
五、校园文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学校设有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历经70余年的风雨洗礼,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省属重点大学。面向未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格物、致知”的校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