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坐落于我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上海,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自1907年建校以来,学校历经百年沧桑,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探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渊源,以展现其百年传承的精神风貌。
一、渊源探析
1. 建校背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为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南洋公学。南洋公学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的人才。1912年,南洋公学更名为交通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2. 发展历程
(1)交通大学时期(1907-1952年)
交通大学时期,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交通大学分为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三所高校,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府。
(2)上海交通大学分校时期(1952-1978年)
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分校成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分校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分院。
(3)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学院时期(1978-1996年)
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分院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学院,继续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
(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时期(1996年至今)
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学院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学”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百年传承的精神风貌
1. 自强不息的精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种精神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交通大学精神”、“南洋公学精神”等。
2. 厚德载物的品质
学校秉承“厚德载物”的校训,强调人才培养应注重德才兼备。在百年办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务实创新的理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务实创新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百年传承的历史底蕴和深厚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将继续秉承百年传承的精神风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