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共建成果。本文将从共建的背景、内涵、举措及成效等方面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建进行探讨。
一、共建的背景与内涵
1. 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纷纷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以期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2. 内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建是指在政府引导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种办学模式。共建旨在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共建的举措
1. 完善共建机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明确共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共建工作有序开展。
2. 深化产学研合作
学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优化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行业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为共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5.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共建的成效
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共建,学校培养了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2.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 提升学校声誉
共建使得学校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4.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建模式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