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坐落于辽宁省阜新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辽宁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为我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沿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阜新矿业学院,始建于1951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0余年来,学校历经风雨,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业、工程、管理、经济、法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二、学科建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设有17个学院,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其中,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近年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毕业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科研创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20余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在科研创新方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矿业、工程等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始终坚持“融合创新、铸就辉煌”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严谨的学术氛围、卓越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