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处理工程技术作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手段,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重要支撑。本文将基于《环境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对环境处理工程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一、环境处理工程技术概述
1. 定义
环境处理工程技术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2. 分类
(1)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生物联合处理。
(2)废气处理技术:包括吸附、吸收、催化氧化、生物处理等方法。
(3)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填埋、焚烧、资源化利用等方法。
二、环境处理工程技术在环保事业中的应用
1. 废水处理
(1)物理处理:如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块固体物质。
(2)化学处理:如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
(3)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 废气处理
(1)吸附:如活性炭吸附,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2)吸收:如酸碱吸收、水膜吸收等,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或碱性气体。
(3)催化氧化:如VOCs催化氧化,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3. 固体废物处理
(1)固化:如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将固体废物转化为稳定的固化体。
(2)稳定化:如硫酸盐稳定化、氯化钙稳定化等,提高固体废物的稳定性。
(3)填埋:将固体废物填埋在特定场所,进行长期封存。
(4)焚烧:将固体废物焚烧为灰烬,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环境处理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生态环保: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环境处理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2. 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环境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3. 资源化:将环境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
环境处理工程技术作为我国环保事业的重要支撑,对实现绿水青山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处理工程技术的作用,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环境处理工程技术手册编写组. 环境处理工程技术手册[M].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8.
[2] 张志强,李晓峰,李永强. 环境处理工程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赵永强,王丽,张丽丽. 环境处理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环保产业,201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