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能源战略布局中,电力行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学府,电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辽电工程大学”)肩负着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本文将带您走进这所特色鲜明的大学,了解其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以及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一、办学特色

辽电工程大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沈阳机电学院,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电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占地面积12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学校以电力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主,形成了以电力工程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二、学科优势

辽电工程大学在电力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学校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20多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电力行业的各个领域。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三、人才培养

辽电工程大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设有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室等多个校内实验基地,并与多家电力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出国留学、交流的机会。

四、助力能源转型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辽电工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紧紧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加大新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等领域的科研力度,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电力行业人才。

例如,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等,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电力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辽电工程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我国电力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