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海洋工程领域的核心力量,轮机工程技术在我国航海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应运而生,为我国航海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轮机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将从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现这一专业在培养航海未来、助力海洋强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一、背景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广阔的蓝色国土,是世界上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海洋工程领域的核心力量,轮机工程技术在保障航海安全、提高船舶性能、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为我国航海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

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操作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轮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轮机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2. 具备船舶动力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3. 具备船舶轮机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适应航海事业的发展需求。

三、课程设置

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课程包括:

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物理、化学、力学等。

2. 专业课程:轮机工程基础、船舶机械、船舶电气、船舶轮机自动化、船舶动力装置等。

3. 实践课程:轮机工程实习、船舶动力装置实习、船舶电气实习等。

四、实践环节

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注重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实习主要包括:

1. 轮机工程实习:学生在船舶修造厂、船舶公司等企业进行轮机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实习。

2. 船舶动力装置实习:学生在船舶动力装置实习基地,学习船舶动力装置的结构、原理、运行和维护。

3. 船舶电气实习:学生在船舶电气实习基地,学习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

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在培养航海未来、助力海洋强国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实践环节,该专业为我国航海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烟台大学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船舶,2018,42(2):23-27.

[2] 王五,赵六.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海洋工程,2019,37(3):45-49.

[3] 刘七,陈八.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船舶,2017,4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