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医药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威胁人类健康。为规范医药废水处理技术,保障环境与人类健康,我国制定了《医药废水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从《规范》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我国医药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已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难题之一。据统计,我国医药废水排放量已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8%左右。我国医药废水处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化学法、物理法等单一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佳,难以满足环保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并制定了《规范》。
二、主要内容
1. 处理工艺选择
《规范》明确了医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要求企业根据废水特性、排放标准、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消毒等环节。
2. 处理设施设计
《规范》对医药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预处理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生化处理设施应采用适宜的微生物菌种,深度处理设施应选用高效脱色、除臭等设备,消毒设施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
3. 运行管理
《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医药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主要包括:制定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监测与记录等。
4. 监测与评估
《规范》要求企业对医药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处理效果符合国家标准。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为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提供依据。
三、实施意义
1. 保障环境安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药废水处理技术水平,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减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2. 保障人类健康
医药废水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若不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实施《规范》有助于消除这一隐患,保障人类健康。
3. 促进产业发展
《规范》的实施将推动医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医药企业环保意识,促进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4. 降低企业成本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企业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医药废水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我国医药废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为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医药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