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上工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近年来,上工大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将从上工大的发展历程、创新举措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上工大发展历程
上工大成立于1978年,原名为上海纺织工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建校以来,上工大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新引领未来
1. 教育教学改革
上工大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
2. 科研创新
上工大高度重视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在纺织、材料、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3. 国际合作
上工大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培养卓越人才
1. 师资队伍建设
上工大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国家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2. 学生培养
上工大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设有多个优秀学生奖学金,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就业质量
上工大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创新引领未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上工大将继续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辉,李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J]. 高教论坛,2019(2):100-102.
[2] 王晓峰,刘丽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 科技与创新管理,2018(6):60-63.
[3] 李晓梅,张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17(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