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风险日益凸显。监理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承担着保障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职责。本文旨在通过对监理月报中工程技术风险的探析,提高大家对工程风险的认识,为监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工程技术风险概述
工程技术风险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设计、施工、材料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工程安全、投资效益和社会形象的风险。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工程技术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设计风险:设计不合理、设计变更频繁、设计失误等。
2. 施工风险: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进度延误等。
3. 材料风险: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采购不合规、材料浪费等。
4. 环境风险: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二、监理月报中工程技术风险的表现
监理月报是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以下列举监理月报中常见的工程技术风险:
1. 设计变更: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成本增加,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3. 材料问题:材料质量不合格、采购不规范,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工程安全。
4. 环境风险: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威胁。
三、应对工程技术风险的措施
1. 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监理单位应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查,确保变更合理、合规,避免频繁变更带来的风险。
2.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范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3. 严把材料关: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材料采购、检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4. 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监理单位应关注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工程技术风险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监理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加强对工程技术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也应提高风险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1] 邓晓峰. 工程监理月报编制与应用[J]. 工程建设,2018(4):78-80.
[2] 李春晖. 工程建设监理风险控制研究[J]. 建筑技艺,2017(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