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从学校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探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如何成为未来工程师的摇篮。

一、学校规划: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学校规划明确提出,要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学校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二、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工为主,形成了以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为重点的工学学科群。学校还注重文、管、经、法等学科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推动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如,学校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跨学科学院,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强化创新,培养综合素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企业实习、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设各类选修课程、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如,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产学研合作:紧密联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学校也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如,学校设立了产学研创新基金,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产学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引领,铸就未来工程师的摇篮。学校将继续坚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立国之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秉承教育初心,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工程师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