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师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重要的工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工程师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菁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例,探讨新时代工程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张菁教授的工程师教育理念
张菁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她提出的工程师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张菁教授认为,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她主张在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培养创新能力。张菁教授强调,工程师应具备创新精神,敢于挑战传统,勇于探索未知。为此,她提倡开展创新实验、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跨学科融合。张菁教授认为,工程师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4.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张菁教授强调,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师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张菁教授的工程师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设立了多个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2. 推进校企合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成长。张菁教授带领的团队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张菁教授作为学院院长,亲自带领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4.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张菁教授主张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师教育全过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5.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化视野。张菁教授曾多次带领学生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新时代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菁教授以其独特的工程师教育理念,为我国工程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工程师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