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简称“辽工大”,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在这所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校园里,有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他们就是辽工大的学子。本文将从小奈的视角,探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与成果。
一、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设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近年来,辽工大在科研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建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加大了科研投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据统计,辽工大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亿元。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辽工大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产教融合。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2. 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工程能力
辽工大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设有多个工程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辽工大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孵化等服务。学校还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三、社会声誉与就业前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社会声誉和就业前景方面表现突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据统计,近五年来,辽工大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辽工大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官网.(2021-06-01)[EB/OL].http://www.lntu.edu.cn/zh/c10001/201603/t20160321_6242.html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年鉴.(2018)[M].锦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