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矿山建设过程中,初期支护工程技术作为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初期支护工程技术的概念、分类、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矿山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初期支护工程技术的概念
初期支护工程技术是指在矿山建设初期,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以保障围岩稳定性,预防岩体变形和破坏,为后续的永久支护创造有利条件。初期支护工程技术的目的是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二、初期支护工程技术的分类
1. 喷锚支护技术:通过喷射混凝土、锚杆、锚索等材料,对围岩进行加固,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2. 支架支护技术:采用钢支架、木支架等材料,对围岩进行支撑,以防止围岩变形和破坏。
3. 模板支护技术:利用模板对围岩进行加固,保证围岩的稳定性。
4. 预应力支护技术:通过施加预应力,使围岩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5. 塑性锚杆支护技术:采用塑性锚杆,使围岩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三、初期支护工程施工要点
1. 工程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和参数,确保初期支护效果。
2. 施工准备: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人员培训、材料设备准备、施工方案编制等。
3.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质量检验:对施工完成的初期支护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四、初期支护工程注意事项
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初期支护效果。
3.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施工成本: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
初期支护工程技术在矿山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掌握初期支护工程技术的概念、分类、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矿山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支护技术,为我国矿山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杨建平. 矿山初期支护技术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43(4):39-42.
[2] 刘建国,王立岩,张辉. 矿山初期支护技术优化研究[J]. 矿山技术,2017,35(3):1-4.
[3] 李明,刘洪波,陈曦. 矿山初期支护施工质量保证措施[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9(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