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矿山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我国矿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保障矿产资源供应、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矿山工程技术专业的概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矿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一、矿山工程技术专业概述

1. 专业背景

矿山工程技术专业是研究矿业工程、地质学、力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交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矿业工程、地质勘探、矿山设计与施工、矿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矿山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发展历程

我国矿山工程技术专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矿山工程技术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培养目标

1.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矿山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矿业工程、地质勘探、力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理论,熟悉矿山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应具备矿山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为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矿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

包括矿山地质学、矿山测量学、岩石力学、矿山设计、矿山施工、矿山安全、矿业经济学、矿业政策法规等,培养学生具备矿山工程技术专业核心知识。

3. 实践环节

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矿山工程技术专业在我国矿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矿山工程技术人才,对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国矿山工程技术专业将继续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安全高效矿业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春华,王立军. 矿山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 矿业教育,2018,37(2):1-4.

[2] 李晓东,陈伟. 矿山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矿业教育,2016,35(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