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性尘肺病等职业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尘肺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病之一。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作为防治尘肺病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以筑牢健康防线,守护劳动者安全。

一、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概述

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密闭设备、加强通风、设置防尘设施等手段,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以下是常见的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

1. 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粉尘产生;采用新型材料,降低粉尘飞扬。

2. 采用密闭设备:采用负压操作、密封输送等密闭设备,防止粉尘外溢。

3. 加强通风:根据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保证新鲜空气流通。

4. 设置防尘设施:设置吸尘器、喷淋系统、防尘罩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

二、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的应用与效果

1. 改进生产工艺

以某金属冶炼企业为例,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将原来的开放式操作改为封闭式操作,有效降低了粉尘产生。据统计,该企业粉尘浓度由原来的每立方米10毫克降低至每立方米2毫克,有效降低了尘肺病发病率。

2. 采用密闭设备

某水泥生产企业采用负压操作和密封输送设备,将物料输送过程密闭,有效防止了粉尘外溢。据统计,该企业粉尘浓度由原来的每立方米100毫克降低至每立方米20毫克,大大降低了尘肺病风险。

3. 加强通风

某矿业企业根据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设置了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了新鲜空气流通。经检测,该企业粉尘浓度由原来的每立方米50毫克降低至每立方米10毫克,有效保障了劳动者健康。

4. 设置防尘设施

某煤炭企业设置了吸尘器、喷淋系统和防尘罩等设施,有效降低了粉尘浓度。据统计,该企业粉尘浓度由原来的每立方米30毫克降低至每立方米5毫克,尘肺病发病率显著降低。

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尘肺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防尘工程技术措施的监管和推广,共同筑牢健康防线,守护劳动者安全。

(注: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相关行业统计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