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建筑垃圾。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已超过20亿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这些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实现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填埋:将建筑垃圾直接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污染。
2. 焚烧:焚烧建筑垃圾可减少土地占用,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回收利用: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加工,实现资源化利用。
二、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革新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
1. 分类回收技术:将建筑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2. 破碎分拣技术: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分拣,实现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3. 水泥混凝土再生技术:将废弃的水泥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
4. 生态修复技术:将建筑垃圾用于生态修复,如路基、路面、绿化等。
5. 焚烧发电技术:将建筑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实现能源化利用。
三、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1.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筑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分类回收、破碎分拣、水泥混凝土再生等技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筑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化为电力,实现能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革新,对于实现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回收、破碎分拣、水泥混凝土再生、生态修复、焚烧发电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推动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实现绿色建筑、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李晓光,王建辉.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综述[J]. 建筑材料学报,2016,19(1):1-7.
[2] 赵文博,刘永强,赵晶.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建筑材料,2017,40(12):14-18.
[3] 王永刚,李晓光,张伟.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政策研究[J]. 中国城市工程,2015,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