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抚顺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自1951年建校以来,该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历史沿革:传承与创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抚顺煤炭工业学校,1951年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于1960年更名为抚顺煤炭学院,1985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学院,2004年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立足辽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为我国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人,设有22个学院,涵盖工、理、文、法、经、管、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本科专业。其中,煤炭资源与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煤炭为特色,工、理、文、法、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中,学校始终坚持“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原则,以煤炭资源与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等学科为龙头,形成了以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利用、煤矿安全等为主的专业群。

三、人才培养:全面发展,追求卓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

四、科研创新:服务地方,助力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设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内涵深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设有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学校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了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剪纸、书法、相声等,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以煤炭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